
课程咨询: 400-996-5531 / 投诉建议: 400-111-8989
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
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,用户对于网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,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,互联网架构常见类型都有哪些。
分层:一种常见的架构模式,将系统在横向维度上切分成几个部分,每个部分负责一部分相对单一的职责,然后通过上下层依赖和调用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。
分割:纵向方面将软件进行切分,将不同功能和服务分割开来,包装成高内聚,低耦合的模块单元,一方面有助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;另一方面,便于不同模块的分布式部署。
分布式:分割和分层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拆分后的模块便于分布式部署,即将不同模块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,通过远程调用协同工作。(领域:分布式应用和服务,分布式静态资源,分布式数据和存储,分布式计算等)
集群:使用分布式虽然已经将分层和分割后的模块独立部署,但对于用户的访问集中的模块还需要将独立部署的服务器集群化。多台服务器部署相同应用构成一个集群,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共同对外提供服务。
缓存:将数据存放在距离计算近位置加快处理速度。
异步:将业务操作分成多个阶段,每一个阶段直接通过共享数据而不是直接调用的方式极限协作。
冗余:要保重在服务器鸿机的情况服务可以继续提供服务,数据不会丢失,就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服务冗余运行,数据冗余备份。
自动化:无人值守下服务正常运行(运维方面)。
安全:(安全架构模式)
1.通过密码和手机号进行身份信息确认。
2.登录,交易操作需要对网络通信进行加密。
3.用户敏感数据的加密处理。
4.为了防止机器人程序滥用网络资源增加验证码识别。
5.对于常见用于攻击的XSS攻击,SQL注入进行编码转换等相应处理。
6.对于垃圾数据和敏感信息的进行过滤。7.对于转账交易等重要操作根据交易模式和交易信息进行风险控制。
【免责声明】: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。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,本平台对文中陈述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。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。